黃金礦山低品位資源動態評估技術是基于盈虧平衡原理,根據金屬價格、企業生產條件調整品位指標,在三維礦床模型上展示其數量、質量、分布狀況以及工程控制程度,因地制宜設計回采方案,實現低品位資源的動態評估與利用。
關鍵技術:以級差邊際品位優化為核心的黃金礦山低品位資源動態評估技術;基于礦業軟件的低品位礦體圈定及控制工程三維精細化建模技術;可視化的低品位礦體回采設計,以及低品位礦體合理開采順序研究;低品位礦體高效回采技術。
主要技術指標:采場生產能力≥60噸/天,礦石損失率≤10%,礦石貧化率≤10%。
山東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新城金礦大范圍隱患區下低品位礦體開采初期在-245米分段展開。-245米分段利用169線切割巷道作為運輸通道,-235米及以上區段由168線切割巷施工輔助斜坡道及分層聯絡巷,逐層通達礦體。回采時采場沿礦體走向布置,向兩翼前進式回采。
隨著金需求量和價格的上升,低品位資源具備了開采利用價值,低品位資源動態評估技術為合理開發利用低品位金資源提供了技術支撐,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
[本技術選自于自然資源部關于《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目錄(2019年版)》的公告 ,工作支撐單位: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
技術推薦單位:山東省自然資源廳
技術申報單位:山東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新城金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