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阿克蘇地區自然資源局持續高效推進地區綠色礦業建設工作,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全過程,努力構建礦地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礦業經濟新格局。
優化勘查開發布局
依托《阿克蘇地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 )》,落實新一輪戰略性礦產地質找礦行動,爭取國家、自治區財政資金開展礦產資源基礎性地質勘查工作。充分做好與國土空間規劃及“三區三線”劃定工作成果的銜接,作為依法審批和監管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活動的重要依據,推動礦業優化升級和綠色發展。
持續推進生態修復
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方針,依托新疆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扎實開展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和礦區環境整治提升專項行動。創新生態修復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礦山生態修復,把礦山生態修復與土地復墾、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相結合,推動礦業與文旅農業等深度融合,形成生態保護修復與社會資本投資、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推動綠色礦山建設
秉持“鞏固一批、推進一批、培育一批、督導一批”原則,梯次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總結推廣新疆拜城礦區一成煤礦、塔里木油田哈得遜作業區等國家級綠色礦山建設經驗,督促礦山企業執行綠色勘查規范,履行礦產綠色開發、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責任義務,充分調動創建綠色礦山的積極性。
規范礦業權出讓管理
加強礦產資源規劃的剛性約束和可操作性,通過科學設置、合理布局,優化礦業產業結構,有序投放礦業權。持續推進地區本級管理權限內45種非金屬礦業權競爭性出讓,建立礦業權出讓項目儲備庫,嚴把出讓關口、提高工作效率、合理確定范圍、做好跟蹤服務。嚴格控制礦業權數量,徹底改變礦山“小散”現狀,有效推動礦產資源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