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獲悉,今年煤炭國內產量繼續增加,進口量維持高位,消費量小幅增長,預計全年國內煤炭產量增長5%左右,全年煤炭消費需求增長1.5%~2%左右。
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全國累計生產原煤15.85億噸,同比增長6.6%,累計進口煤炭1.53億噸,同比下降5.3%。存煤方面,4月末全國煤炭企業庫存8900萬噸,同比增長41.7%;環渤海港口存煤3104萬噸,同比增長25%。
從全年主要耗煤行業耗煤趨勢看,今年電煤消費將保持增長,化工行業耗煤仍將適度增加。從國內煤炭生產看,煤炭生產能力充裕,山西、陜西、內蒙古、新疆等省(區)先進產能繼續釋放。
在產煤省區穩產穩供政策推動下,我國煤炭行業正加速向清潔化、高效化轉型。內蒙古積極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已建成各類現代煤化工項目36個,煤制氣、煤制烯烴產能全國第一,年轉化原煤超1億噸。在內蒙古鄂爾多斯的一家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現場,智能化中控系統指揮著煤矸石漿液通過數千米管道網絡注入井下離層空間。而在另一家煤化工企業,現代化生產線滿負荷運轉。一車車原煤經過多道工藝流程,最終變成白色聚乙烯、聚丙烯顆粒。目前,這些“工業大米”源源不斷地發往華東、華北等地,滿足下游制造企業的需求。
在煤礦智能化建設方面,截至3月底,全國已建成智能化煤礦907處,投運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806個,智能開采產能占比突破50%,1.6萬余個高危崗位實現無人化替代。在此進程中,煤機企業出口訂單增長迅速,我國智造深度融入全球礦業升級浪潮。
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礦山機械出口額突破51.92億美元,同比增長超1/4。全球礦山裝備領域正上演一場“中國速度”。河北張家口一家煤機企業研發的世界首套550米工作面刮板輸送成套裝備即將出口印度尼西亞,該設備配備了智能工礦監測系統,全面提升了煤機智能化水平。而遠在內蒙古的華能伊敏露天礦,百輛無人電動礦卡正有序穿梭——這是華能集團牽頭,徐工與華為等企業聯手打造的全球首個百輛無人礦卡集群,單日運輸量提升30%。在山東能源兗礦智造公司車間外,發運車輛整裝待發。這批液壓支架產品正在裝車,將由青島港發運至澳大利亞艾什頓煤礦。
